close

其實我一位國中的KEYBOARD學生,很熱愛周杰倫 ,

 

去年暑假那陣子我們 把電影 "不能說的秘密" 伴奏琴譜裡的鋼琴曲,幾乎都彈完了

 

 

今年開始她都彈YAMAHA的自動伴奏琴,我們彈了不少流行歌~剛好這一個多月,我們一星期彈一首周杰倫的流行歌

 

選的那幾首都是周杰倫"中國風"味道比較重的那幾首!!! 

 

東風破, 青花瓷, 菊花台, 髮如雪, 千里之外 .....

 

昨天很巧的看見TVBS的當掌聲響起這個節目,在介紹作詞人們~ 有 姚謙 , 周杰倫&方文山 ,還有 林夕

 

其實我都很喜歡他們, 林夕出的書:原來你非不快樂~ 我還有買呢! 

 

 

林夕 說的話和他的文字一樣,帶著些許哲理,發表作品超過3千首,被音樂圈封為詞神 林夕

 

本名梁偉文的他,將「梦」的簡體拆解成 林夕 這個筆名,從大學助教、文字編輯到電台企劃,一步一步走上音樂路。

 

 

好浪漫哦 原來 林夕 就是 夢 本身啊 ~ 好酷的筆名,好棒的由來哦 ! 

 

 

其中節目在介紹周杰倫和方文山的搭配時,在講他們賦與了中國風新的生命~剛好這幾次教的歌也都是中國風這幾首 

 

所以想把這篇文章貼上來 :

 

提到作詞家,方文山這個名字你應該不陌生,大家在周杰倫的專輯中,聽過他所寫的歌詞,也可能在書店裡,看過他所著作的書籍,有人稱他「現代李白」

當然更多人說他是「周杰倫的御用作詞人」方文山創作出的歌詞,在流行樂壇自成一派,他的詞搭配周杰倫的曲,創造出許多經典的中國風歌曲,

「青花瓷」、「髮如雪」,都叫好叫座;至於不那麼古典,而是現代風格的情歌,同樣深受肯定,周杰倫和方文山的組合,成為華語歌壇的金字招牌。

 

方文山:「我是方文山我的創作由我定義。」

《青花瓷》MV:

「天青色等煙雨,而我在等妳,炊煙裊裊昇起,隔江千萬里。」

 

 方文山「創作本身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,因為你可以藉由作品,清楚的說出你腦海中,對於某事物的特定感受,讓別人了解。」

《青花瓷》MV:

「在瓶底書漢隸,仿前朝的飄逸,就當我為遇見你伏筆,天青色等煙雨。」

 

青花瓷  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CZ78y__MIzM

 

 方文山的作品是歌詞也是首詩,是現代詩,卻又蘊含著古典文學。

《髮如雪》MV:

「狼牙月,伊人憔悴,我舉杯,飲盡了風雪,是誰打翻前世櫃。」

 

被封為周杰倫御用作詞人的方文山,他的詞搭配周杰倫的曲,在過去10年間,聯手掀起了流行樂壇的中國風熱潮。

《髮如雪》MV:「哭紅顏喚不回,縱然青史已經成灰,我愛不滅。」

 
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-TkkR3wCc3E

 

 方文山歌詞裡所流露出來的文學造詣,會讓人以為他是中文或歷史系科班出身,

但其實他的學歷高職畢業,還當過黑手、水電工,但他愛創作愛寫東西。

方文山

「創作最吸引我的地方,是可以憑空創造出一個世界來,用一枝筆,建構一個虛擬的時間與空間,然後賦予這個地方,一個故事、一段生命。」

 

一切要從那一本像KTV歌本的方文山百首歌詞大全說起,

退伍後的方文山邊打工,邊創作他集結自己的作品,寄了100份到各家唱片公司,但只有一個人理他-吳宗憲。

 

藝人吳宗憲:

「因為他的誠意度,誠意到讓人家覺得說,我不幫你一下,我都覺得不好意思,

我沒有見過這個人,然後就收到了他一本寫了100首的詞,

我是覺得,嗯,怎麼會有一個人,這個人精神可能不太對,因為沒有人這樣投稿。」

 

1997年吳宗憲簽下方文山寫詞,另外一個菜鳥就是周杰倫,

他們一起在吳宗憲旗下的唱片公司慢慢磨創作,培養出無人取代的革命情感,

過了幾個月,方文山作詞、周杰倫譜曲的第一個作品是吳宗憲的「你比從前快樂」。

《你比從前快樂》MV:

「知道分手後你不難過,你比從前快樂。」

 

方文山和周杰倫的詞曲搭配,一開始也都是單純的流行音樂,

當然他們也寫台語歌,1999年台語天后江蕙的專輯,就收錄了他們的創作「落雨聲」。

《落雨聲》MV:

「你若欲友孝世大 ,無免等好額,世間有阿母惜的嬰仔,尚好命。」

 

吳宗憲對這2個人的組合頗為讚賞,給他們空間發揮,方文山和周杰倫也開始試圖在詞曲裡,加一些更不同於時下流行音樂的東西。

《娘子》MV:

「娘子,娘子卻依舊每日折一枝楊柳,妳在那裡,在小村外的溪邊河口,默默等著我。」

 

2001年收錄在周杰倫第一張專輯裡的「娘子」,是他們倆合作第一首帶有中國風的歌曲,市場反應很好,

這首歌也是方文山第一次入圍金曲獎最佳作詞。

台大中文系教授洪淑苓:

「娘子這首詞裡面,他是說,娘子妳總是折一枝楊柳,然後在溪口邊等我,這個不就是楊柳岸曉風殘月,那種離別送別的情境嗎?」

 

 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zwUAJ-G55NM

 

 《愛在西元前》MV:

「我給妳的愛寫在西元前,深埋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,幾十個世紀後出土發現。」

 

2002年的金曲獎,方文山更同時入圍3首歌愛在西元前上海1943威廉古堡

歌詞都充滿了濃濃的畫面感,最後靠著威廉古堡方文山一舉拿下金曲獎最佳作詞人

他更創下紀錄,連續8年入圍金曲獎,也獲得2屆最佳作詞人

方文山:「因為我跟他(周杰倫)合作是,通常都是先有曲再有詞先有音樂再有文字

所以他可能天馬行空,想了一段旋律,然後會跟我講述故事,

然後我用文字精準的,把他腦海中的故事還原,成歌詞故事。」

 

《東風破》MV:

「誰在用琵琶彈奏,一曲東風破,歲月在牆上剝落,看見小時候。」

 

銷量和獎項的不斷累積,鼓舞著方文山和周杰倫,他們清楚知道,原來大家接受他們的中國風,於是玩得更過癮。

《東風破》MV:

「我的等候,妳沒聽過。」

 

歌詞在方文山筆下,不再是單純的流行文化,更是一種文學現象,青花瓷是他一大代表作。

《青花瓷》MV:

「色白花青的錦鯉躍然於碗底,臨摹宋體落款時卻惦記著妳,妳隱藏在窯燒裡千年的秘密,極細膩猶如繡花針落地。」

 
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Q-QLd91L_Zk

 

藝人吳宗憲:

「杰倫的音樂,他可以讓中國字很多不應該放在一起的音節柔化掉,就是因為他的咬字,還有他的發音含糊不清

你看如果,窗外芭蕉惹驟雨門環惹銅綠,這樣很難聽的,但杰倫他是圓的,所以他們兩個就這樣揉在一起。」

 

這首歌得獎無數,方文山這麼說。

方文山:「青花瓷本來的名字叫青銅器啊!後來又第2次的歌名叫汝窯,就是宋朝五大官窯之一,

然後就覺得說,因為汝窯它發音不好聽,如果說今天杰倫說,接下來為各位帶來這首汝窯就很奇怪,

後來我想說我想來想去,想到一個替代的字眼,就是青花瓷

後來就用青花瓷的一些燒製的過程,一開始是素胚勾勒出青花,然後就開始去鋪陳整個歌詞內容。」

 

 《東風破》MV:

「誰在用琵琶彈奏,一曲東風破,歲月在牆上剝落,看見小時候。」

《菊花台》MV:

「菊花殘,滿地傷,妳的笑容已泛黃。」

 

方文山擅長在歌詞中套用經典的文學作品,他寫的詞起碼5首歌進了教材,還一再成為考題

從愛在西元前、七里香、髮如雪到青花瓷,北京大學甚至以青花瓷,作為語法錯誤的挑錯題,

還有研究生的論文,專門研究周杰倫和方文山

中央大學碩士生詹珮甄:「我很希望方文山能看到這本論文。」

 

不可否認方文山中國風的歌詞,結合流行音樂,在年輕學子間極為討好,因為它輕巧好消化。

政大廣電所研究生鍾墉:「溫馨懷舊的像上海1943那種東西,爺爺泡的茶感傷舊情的,就是那種感情的情歌,

像髮如雪、青花瓷、菊花台這種情歌,那很多很多不同的這些主題,其實,他都沒有碰到認同這個東西。」

 

方文山也寫書,不但解構了他歌詞裡中國風的文學意境,還創造了新的文學名詞「素顏韻腳詩」。

《說好的幸福呢》MV:

「時間過了,走了,愛情面臨選擇,妳冷了,倦了,我哭了,離開時的不快樂。」

 

當然,除了中國風的歌詞,方文山也寫出許多動人的情歌,歌詞同樣充滿意境。

 

《說好的幸福呢》MV:

「怎麼了,妳累了,說好的幸福呢?我懂了,不說了,愛淡了,夢遠了,開心與不開心一一細數著,

妳再不捨,那些愛過的感覺都太深刻,我都還記得,妳不等了,說好的幸福呢?

我錯了,淚乾了,放手了,後悔了,只是回憶的音樂盒還旋轉著,要怎麼停呢?」

 

《蘭亭序》MV:

「蘭亭臨帖,行書如行雲流水。」

 

周杰倫曾經這樣描述自己和方文山

他說我的曲如果沒有方文山的詞不會中,方文山的詞如果沒有我的曲,也不會中,兩人的合作密不可分。

歌手周杰倫:「方文山的詞,其實,我一定要好好說一下,我覺得他也是一個跨時代的人物,我是蝙蝠俠,他是羅賓啦!」

梯田:「文山啊!等你寫完詞,我都出下一張專輯囉!」

 

周杰倫更多次在自己寫的歌詞中,直接唱出了方文山,顯見方文山在周杰倫心中的重要性。

《紅模仿》MV:

「中國風的歌曲有增無減,是好是壞,問方文山最清楚,

從娘子唱到雙截棍,東風破到髮如雪,一路走來始終如一,多樣的曲風,獨愛中國風。」

 

方文山「文字創作是自己跟自己的對話,其實很孤獨,沒有商量的對象,因為一旦參考了別人的意見,創作也就不純粹了。」

《霍元甲》MV:

「小城裡歲月流過去,清澈的勇氣。」

 

 超過10年了,在流行音樂主流市場當中悠游的方文山,靠著在他腦中幻化出的文字,讓自己的文言歌詞,成了流行音樂界的另一種主流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音樂教學記事 的頭像
    音樂教學記事

    潘誼如janet 音樂記事

    音樂教學記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